宝宝出生以后,喂养就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了。很多吃奶粉的宝宝往往会出现便秘、尿黄等问题,妈妈都知道宝宝上火了。但是宝宝上火的原因有很多,并不都是因为奶粉引起的,表现也会有所不同。
宝宝上火的6大明显症状
·便秘
宝宝大便干硬,成颗粒状,排便困难,排便周期较长。宝宝在排便的时候表情痛苦。如果这种便秘不及时改善,很有可能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,形成惯性便秘。
·小便黄
宝宝小便次数少,小便量小,颜色发黄。如果不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,很有可能导致宝宝身体健康和发育迟缓。
·舌头生疮
上火的宝宝还有可能会引起口舌生疮,不肯吃饭,不喝水,精神萎靡,烦躁不安。这样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足,延缓身体发育。
·口臭
宝宝上火后,很多宝宝会有口腔异味,这是因为胃火引起的,是上火和其他疾病的一个警示。
·眼屎多且黄
上火的孩子眼部分泌物增加,且颜色发黄,老人常说火都糊住眼了。如果不及时缓解上火,很有可能引起病菌入侵,形成针眼。
·睡眠质量差
上火的宝宝多会表现出烦躁、不安,睡眠质量较差、咬牙等举动,严重影响了孩子睡眠,最终导致抵抗力不足,发育不良的问题。
宝宝上火,一定是奶粉引起的吗?
这个就不一定了!
宝宝上火的原因有很多:奶粉、辅食、天气都有可能,奶粉只是其中一种罢了。如果妈妈怀疑是奶粉引起的,可以暂停奶粉几天,看看症状是否好转,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蔬菜、水果、多喝水,都对缓解上火有很好的作用。
宝宝上火的原因有哪些?
1. 宝宝更换奶粉的时候,出现的短时间的不适应。
2. 宝宝生活环境干燥。北方的宝宝要比南方的宝宝更容易上火,因为气候干燥,身体水分需求要更大。
3. 喂养不当。有时候喂养不当,辅食食材、烹饪方法、喂食量都会引起消化不良,引发消化道疾病。
4. 奶粉制成工艺差别。宝宝上火可能与奶粉制成分为干、湿两种工艺以及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有关。
5. 宝宝身体缺水。
宝宝上火后,妈妈应该怎么做?
1. 喂养方式调整
混合喂养的宝宝,妈妈们可以暂停奶粉喂养,改为全母乳喂养;
奶粉喂养的宝宝,建议降低冲奶粉浓度,每次喂奶间隔,加喂15毫升的温水。
2. 饮食调整
饮食调整分为妈妈和宝宝两个方面:
如果是母乳喂养期,妈妈要调整自己的饮食,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,远离高油、高糖、高盐的食物,建议多吃一些去火的蔬菜、水果;
如果是辅食期,妈妈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蔬菜泥或者果泥,喝一点绿豆水去去火。
3. 蒲公英
蒲公英被称为下火草,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可以改善肝火和胃火,可有效改善口苦、口臭、失眠多梦、面目红赤、眼干等不适症状。
ps:推荐施儿佳蒲公英颗粒,以天然植物为原料,非寒性配方,清火不伤身,是宝妈们的信赖之选!
4. 休息好
睡眠好,才能有更好的抵抗力。所以避免和改善宝宝上火症状,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早睡早起,少熬夜。
5.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
宝宝排便和进食同样重要,进食是为了补充营养,促进发育;排便是为了促进新陈代谢,把废物排除体外,避免这些物质残存体内,损害宝宝健康。建议妈妈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培养宝宝排便的习惯。
END
本文内容旨在普及科普常识,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,如果身体有不适或疾病,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!
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具有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