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经常听说新食物要添加3天,观察有没有过敏,过敏到底是什么,有哪些症状,怎么确定是不是过敏,过敏了又该怎么办?
最重要的,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,宝宝辅食到底应该怎么加?
哪些食物容易过敏?
先说一下,过敏不一定是食物过敏,还可能是药物过敏,环境中的花粉、螨虫等过敏,过敏原可以说是千奇百怪。
但是添加辅食的时候,最常见的就是食物过敏了。
而且食物过敏相对来说,更容易发现和回避,所以在加辅食的时候,不妨注意一下。
最容易过敏的食物,有8大类,大部分人都是对这8种食物的一种或几种过敏。
其他食物过敏的也有,只是比较少,所以谨慎做法,我们添加辅食的时候,是每种新食物都要排敏的。
最容易过敏的8类食物:
①奶和奶制品
②蛋和含蛋食品
③大豆和含大豆食品
④花生和含花生食品
⑤树坚果和含树坚果食品
⑥鱼和鱼产品
⑦贝类
⑧小麦和小麦食品
所以,生活中最常见的牛奶、鸡蛋、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、鱼、虾、核桃等都是容易过敏的。
宝宝辅食过敏有什么症状?
最常见的是这几种:
● 皮肤和黏膜:湿疹、荨麻疹、其他皮疹、瘙痒、水肿等。
● 消化道:便秘、腹泻、恶心呕吐、腹胀、腹痛等。
● 呼吸道:鼻炎、哮喘、喉头水肿等。
这些只是其中一些,而且不是说有这些症状就一定是过敏,只是过敏的时候,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。
其实过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,实在担心的可以请医生诊断,我们平常带娃,只需要做个大致了解,知道有哪些情况,大致该怎么应对,这样有问题的时候,才能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,而对另外一些正常的情况,能够客观对待,放松心情。
如何预防辅食过敏
1、坚持母乳喂养,避免过早添加辅食
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,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食物过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。
这是因为:
①在婴儿肠道发育不成熟的阶段,母乳喂养可减少接触异体蛋白的机会;
②母乳喂养可通过促进双歧杆菌、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,发挥抗感染及抗过敏的作用;
③母乳中的特异性抗体可诱导肠黏膜耐受,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。
因此,在婴儿头4个月,尽量采用纯母乳喂养;4~6个月后,再添加辅助食品。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,尤其要强调前4~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,而且应坚持喂母乳10~12个月。
因食物过敏还与遗传因素有关,有食物过敏史的夫妇,怀孕后期要提防曾使自己过敏的食物,以免让孩子通过母乳间接过敏。哺乳期间,母亲更要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。
2、注意辅食品种的选择和添加顺序
婴儿常见的导致过敏的食物有牛奶、鸡蛋、花生、大豆、鱼虾类、贝类、柑橘类水果、小麦等。因此,在辅食添加过程中不宜过早引入这类食物。
第一种给婴儿引入的辅食应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,米粉可作为首选食物,其次是蔬菜、水果,然后再尝试食肉、鱼、蛋类。总之,辅食添加的顺序依次为谷物→蔬菜→水果→肉、鱼、蛋类。较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,如蛋清、花生、海产品等,应在1岁以后才提供。
3、掌握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原则
给婴儿添加辅食要掌握由一种到多种、由少到多、由细到粗、由稀到稠、循序渐进的原则。
每次引入的新食物,应为单一食物,少量开始,以便观察婴儿胃肠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,及时发现与新引入食物有关的症状,这样可以发现婴儿有无食物过敏,减少一次进食多种食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。
在给婴儿试食一种新食物时,婴儿常有拒食、不合作的表现。通常,这是婴儿的防御本能,可停喂2~3天后再试喂。但有时婴儿对食物过敏的反应仅表现为一种保护性拒食行为。若婴儿持续拒绝某种食物,也要考虑有食物过敏的可能,引入应慎重。
END
本文内容旨在普及科普常识,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,如果身体有不适或疾病,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!
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具有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