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吃饭是个令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。有些孩子吃饭的时候不是跑来跑去,就是在碗里捣鼓来捣鼓去,半天也吃不下一口,家长只好追着赶着喂饭。
其实让孩子1岁前多吃一种食物,就能培养他们自主吃饭的好习惯,它就是——手指食物。
什么是手指食物?
手指食物是指可以用来让宝宝用手抓着吃的食物,不单单是手指状,还可以是各种形状的。不过要注意,手指食物是有形状的固体食物,不是泥糊状食物。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就特别建议为孩子准备一些便于用手抓捏的手指食物,鼓励孩子尝试自己喂食,比如香蕉块、煮熟的土豆块、胡萝卜块、馒头、面包片、切片的水果蔬菜和撕碎的鸡肉等。
手指食物有什么好处?
01 让宝宝体会自己进食的乐趣
当宝宝能像大人一样,靠自己抓食物吃的时候,就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,并且有成就感。
02 锻炼宝宝的眼、手、口协调能力
刚开始吃手指食物时宝宝可能会抓不准确,即使抓到手了也不能完全喂进嘴里,撒得到处都是,不过,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宝宝撒落的食物越来越少,表明宝宝的眼、手、口协调能力越来越强。
03 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
宝宝会通过口腔运动自己处理到嘴的食物,让食物更有利于消化。
手指食物什么时候吃最好?
理论上来说,一旦宝宝具备了一定的眼口手协调能力,能够独自完成“看着食物—抓起食物—放进嘴里”这一系列动作,就可以添加手指食物了。
一般宝宝在8个月左右,就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了,在这个时候引入手指食物具有重大意义。
不过8个月并不是硬规定,如果提早添加了辅食,手指食物也可以相应提早;或者当宝宝很抗拒被喂食时也可以慢慢添加手指食物。
最后要提的是,为了防止噎住,宝宝吃手指食物时一定要有大人陪同,少量、逐渐地引入哦~
END
本文内容旨在普及科普常识,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,如果身体有不适或疾病,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!
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具有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