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吃得好,身体才能长得棒!
这可以说是所有家长的共识了。但是,好不容易熬过了母乳喂养这一关,孩子挑食的问题又来了……
家里有个挑食的小祖宗,有多难?
她可能是这样的...
这样的...
却一定不是这样的。
这是什么天使宝宝啊
其实,宝宝不爱吃饭、挑食,不一定是宝宝的错,更有可能是家长埋下的祸根。
1、父母错误做法,只会让宝宝挑食越来越严重
今天,我们就列出了宝宝挑食父母自纠表,来好好康康,到底是哪里出了错!
◆ 追着喂饭
不知道你是否熟悉这样的场景。
妈妈花式追饭,宝宝花式躲避。
“我不吃,我不吃,不吃米米”
“不行,你得吃,吃了才有营养,吃了才能长高高”
但是其实这样追着喂、哄着喂,不仅容易造成宝宝吃得过多,也不利于宝宝养成自主进食的习惯。
◆ 父母做饭太单一
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:父母喜欢吃饺子就一直做饺子,喜欢什么就一直做什么。
父母如果长久以来做的东西都太单一的话,容易让宝宝失去食欲。
别看宝宝小,他也是很有个性的!
所以别老是每天都重样了,不同的饭菜做起来。
经常变化花样,不仅可以摄入更多的营养,建立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,还能让孩子对饭菜保持一种新鲜感,不至于造成味觉疲劳。
◆ 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吃
很多家长觉得宝宝自己吃饭太脏,弄得衣服和地板全都是饭菜,还要洗衣服、拖地板,太麻烦了,所以一些家长就坚持喂饭,等到宝宝3、4岁了,才发现孩子已经到了“不喂不吃”的状态。
宝宝多大才能自己吃饭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什么时候给孩子学习吃饭的机会。
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宝宝就开始尝试手抓食物了,1岁多的宝宝会努力用勺子往嘴里送饭,虽然依然会撒得到处都是,但要相信孩子会越做越好。
◆ 过度关注
还有的家庭,孩子一吃饭,一家人都围着,这种监督式进餐环境给孩子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。这样孩子越长大越抗拒,心理上的被压迫用身体来反抗,长大之后会变得越来越爱挑食。
宝宝吃饭时不需一家人围着观看,只需注意宝宝的安全,以防噎食意外的发生。
2、如何应对宝宝挑食?
◆ 做好“榜样”
做好引导的第一步,就是父母做好榜样,避免宝宝学习父母挑食偏食行为。
还可以进行语言引导,比如可以给宝宝讲故事或者讲道理。
可以对着宝宝爱看的电视剧角色说,小白兔都喜欢吃胡萝卜,所以才这么可爱。
慢慢的,他可能就不那么排斥某样食物了。
◆ 夸夸他
当宝宝吃下以前不吃的饭的时,要进行适度的夸奖。
这样就能让宝宝感受到“哦,原来我吃饭妈妈会开心。”
这种正反馈也会慢慢给到宝宝好的激励反馈。
◆ 让宝宝参与到做菜中
有一些互动,可以让宝宝参与其中。
比如一起捏个面团,比如让宝宝看你拉个面,可以选择安全的方式让宝宝适度参与做饭。
这样他对于饮食的兴趣也会慢慢提升,也会对宝宝的挑食有所帮助。
◆ 关于食物
其实宝宝挑食,跟食物也有很大的关系。
宝宝对味道和形状很敏感,所以食物的味道和形状会影响孩子对某种食物的喜爱。
并且食物的个头大小、颜色鲜艳与否、食谱是否丰富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。
比如满大街的棉花糖,为啥风靡到现在?
因为好看。
别看宝宝小,其实他也是个“仪式感”代言人呢。
最后,对于孩子来说,吃饭这件事本身就有它最原本的乐趣,希望家长给宝宝建立一种正确的、健康的饮食观念。
这不仅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,而是更长远的、乃至一生的饮食习惯的影响。
免责声明
本文内容旨在普及科普常识,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,如果身体有不适或疾病,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!
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具有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