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家长将宝宝总生病、睡不好、出汗多、拉肚子、经常感冒,都归咎于「体质虚」。
实际上,这3类宝宝才是典型的「体虚」,各位宝妈奶爸们千万别搞错了!
这3类宝宝才是典型的「体虚」
第一类:大病初愈的宝宝
宝宝生病痊愈后,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有恢复过来,身体会比较虚弱。所以常伴有食欲不振、情绪不高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情况。
针对大病初愈的宝宝,建议各位宝妈奶爸们在宝宝还未痊愈时,尽可能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,保持清洁与卫生,定时通风,营养均衡,避免人群聚集处。
第二类:异常出汗的宝宝
出汗多并不代表一定是「体虚」。
其实宝宝单纯汗多,没有其他异常症状,大多数就是热的,跟体虚没啥关系。
但是如果宝宝出现整夜出汗不止、白天一活动就大汗淋漓的异常出汗症状。
那么建议就医检查一下,看看宝宝是否因低血糖、疟疾、铅中毒等引发宝宝排汗异常。
当然,一旦患有某个疾病后,宝宝不会单纯的汗液分泌异常,通常还会伴有其他的异常情况。
生理性多汗 VS 病理性多汗
生理性多汗
宝宝多汗大多是正常的,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。
如夏季气候炎热而致小儿多汗;婴幼儿刚入睡时,头颈部出汗,熟睡后汗就减少;宝宝游戏、跑跳后出汗多,一般情况很好。有的宝宝出汗仅限于头部、额部,俗称“蒸笼头”,亦是生理性出汗,父母不必担心,只要除去导致宝宝多汗的外在因素就可以了。
病理性多汗
宝宝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过多,表现为安静时或晚上一入睡后就出很多汗,汗多可弄湿枕头、衣服,称之为“病理性出汗”。
如婴幼儿活动性佝偻病、小儿活动性结核病、小儿低血糖、吃退热药过量等。每种疾病除了出汗多以外,还有多种其他疾病表现,父母需带宝宝去医院就医,进一步做有关的检查。
第三类:常常无精打采的宝宝
如果宝宝经常出现四肢无力、精神状态不佳、经常想躺下来休息,且易出汗,易被风寒侵袭,感冒后难以痊愈的情况,多于「气虚」有关,建议就医面诊,然后遵医嘱、视情况服药调理。
宝宝体虚一般会有哪些表现?
宝宝体虚会表现为气短乏力、头晕目眩、食欲不振、腹胀腹泻、易出汗,易感冒、肠胃消化功能减退等多种症状,甚至还会出现失眠多梦、大便干燥、脸色苍白、烦躁不安等多种表现,体虚会导致宝宝生长迟缓,抵抗力下降,并且会引起宝宝经常性的感冒生病。
如果宝宝存在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诊,不然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,导致宝宝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。
「体虚」的宝宝该如何护理呢?
1、营养均衡
宝宝日常饮食中若存在挑食、偏食的毛病,家长一定要予以引导和改正。家长在安排宝宝饮食时要注意营养均衡,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,保证蛋白质的摄入。
2、适当运动
运动和锻炼是改善宝宝体质的良好途径,因为运动可以促进淋巴在宝宝体内的循环,毕竟淋巴拥有很多抗感染细胞,有助于宝宝抵御病菌的侵袭。
3、保证充足的睡眠
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,孩子的免疫系统才能正常运转。睡眠不足不仅会使宝宝看起来没精神,还会使宝宝的免疫力下降。
免责声明
本文内容旨在普及科普常识,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,如果身体有不适或疾病,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!
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具有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