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张文宏教授的一句话“孩子早餐不许吃粥”,引起了网友热议。
很多家庭都习惯早上喝粥,张教授提出“早上不许吃粥”引起了各种争议和讨论。
我从小到大就喝粥?难道以后不能喝了?
可以用豆浆代替牛奶吗?
有妈妈心存疑虑,有妈妈已经按照张教授的意见,改良孩子的早餐了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孩子的早餐怎么吃,更营养!
正确解读张文宏教授这段话
“你家里的孩子不管长得胖,长得瘦,喜欢不喜欢吃东西,这段时间他的饮食结构,你要超级重视。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,一定要吃高营养、高蛋白的东西,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,充足的鸡蛋,吃了再去上学,早上不许吃粥。”
1、这段时间孩子的饮食结构,你要超级重视
没错。疫情期间,孩子的饮食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免疫力。
2、绝不要吃垃圾食品
没错。
3、一定要吃高营养的、高蛋白的
没错。这句比较口语化,但真正表达的是,疫情期间孩子早上一定要吃高营养、高蛋白的食物,不许(只)吃粥。
4、每天早上充足的牛奶,充足的鸡蛋
没错。鸡蛋和牛奶是蛋白质最经济和便利的获得来源,是一份好早餐的必备食物。
5、早上不许(只)吃粥
没错。粥里缺乏优质蛋白和植物中的维生素,让孩子喝一大碗粥,就没肚子再吃鸡蛋、蔬菜、牛奶、肉类了。控制喝粥的量,多留点肚子去吃肉、蛋、奶、蔬菜,这些营养更丰富的食物。
白粥白饭,根本不养胃
1.白粥的营养密度实在是太低了,几乎都是淀粉和水,没啥每顿必需的蛋白质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。
2.小孩子的胃本来就只有那么点儿,因为白粥白饭实在是属于营养密度很低的东西,占着肚子,娃根本吃不下更有营养的东西。
还有些人坚信喝粥养胃。错,大错,特别错!总结来说四个字:用进废退。
大家之所以觉得喝粥养胃,是因为糊化的淀粉不需要经过咀嚼,也不需要胃部进行蠕动消化,就可以很快地被人体吸收,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胃部的负担。但恰恰正是这种胃部不需要蠕动的易吸收对胃的危害最大,用进废退的原理大家都清楚,这个原理对胃部一样适用。
如果长期喝粥,就会使胃部的蠕动消化能力下降,导致胃动力不足。胃动力不足时,进入到胃里的食物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动力翻滚,使它和胃酸之间没办法充分反应。就会使食物被消化得太慢,在胃里停留时间过久,从而导致消化不良,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胀气等一些列的不良反应。
孩子的早餐到底该怎么吃?
孩子早餐的营养密度很重要
营养密度,就是食品当中单位热量能提供的重要营养素的浓度。
简单地说,就是食物中除了能让孩子吃饱有力气的“能量”,还得有能让孩子长身体的那些成分,比如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。
一顿好的早餐,应该包括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其中很重要的宏量营养素是蛋白质,而重要的微量元素包括钙、维生素D和维生素A。
在这一点上,牛奶+鸡蛋所提供的营养密度,比白粥+咸菜要好得多。
可以用豆浆代替牛奶吗?
很多人认为,早上的粥、馄饨、稀汤面、牛奶、豆浆之类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,从日常习惯来说,这个逻辑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,从营养平衡角度来说这个想法是不对的。
首先粥、馄饨(肉很少)、稀汤面基本上是碳水化合物,跟牛奶相比,营养差异比较远。牛奶和豆浆都是含有优质蛋白质、脂肪和多种维生素,部分方面可以互相替代。
但100毫升牛奶的钙含量是120毫克,而100毫升的豆浆含钙量是5毫克,所以如果把早餐当成一天钙质的重要摄入来源,并不建议用豆浆代替牛奶。
健康早餐,最好这样吃!
好的早餐应该包含这四类食物:
主食(谷物薯类)、优质蛋白(鱼肉禽蛋豆)、奶类、果蔬。
每一类来一点,才能拼成健康的早餐哦。
举个栗子大家感受下,一看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:
(分量多少可根据自家的情况调整,但主食、优质蛋白、奶、果蔬这4大类要都包含哦)
这样,孩子的一餐里,既有能提供热量的碳水化合物,又有能提供重组蛋白质的肉蛋奶,还有能提供维生素、矿物质的蔬果,自然就不会出现营养失衡、吃不饱、饿得快等现象了。
* 图文源自网络,侵删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