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均衡,从施儿佳开始!

首页>育儿讲堂 > 育儿心得 >
一个吃饭的小习惯竟然让全家生了病?是时候改改了!
时间:2020-03-31 09:00:10 作者: 点击

疫情当前,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勤通风、少外出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好习惯。然而,还有一个细节往往被忽略, 那就是大家一起吃饭时在餐桌上备上公筷公勺。
研究表明,饮食习惯、生活方式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。分餐是预防、减少各类疾病交叉感染机会的有效途径。学生在学校吃的套餐、份饭和自助餐,其实都是分餐的形式。
因此,多位医学、营养专家倡议家庭采取分餐制。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,更应该采取分餐制。
分餐制并不是西方独有的!
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,我国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分餐制的萌芽,陶寺遗址的发现,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,而且也指出了分餐制在古代
中国出现的源头。而周代被视为分餐制正式开始的时代。
合餐制应该出现在唐代引进胡人的高桌大椅之后,胡床传入及高桌大案的出现,不但是坐具史上的一场变革,更推动了饮食方式由分餐制向合餐制演变。
合餐制的出现方便了人们在饭桌上的交流,围桌而食,共享佳肴,其乐融融。自此,围桌同坐、相互夹菜成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,然而,在共享美食时,我们有可能不小心“共享”了危险。
分餐进食的好处
1.干净卫生、预防疾病
围桌共食、不用公筷,这种看似亲密无间的就餐方式,增加了疾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风险。就餐者中的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可随着围桌共食中来回“穿梭”着的筷子将疾病传播给其他共同就餐的健康人群。
较之于成人,儿童的免疫力更低,更容易感染病毒。有的家长看孩子年龄小,会口嚼食物喂孩子,或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,这都增加了病从口入、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分餐制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家长与儿童之间唾液的接触,降低疾病的传播率。
2.营养搭配、控制食量
其次,分餐制可以有效进行营养搭配和合理控制食量。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吃得好,努力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食物保证各类营养素的均衡摄入。但问题随之而来,孩子可能偏爱某种食物而摄入过量。
分餐制则可以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,按照孩子的营养需求分好餐,把饭菜量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。
3.定量取餐、减少浪费
对于实行分餐的家庭来说,能很好的量化食物,按量分配,减少浪费。即使吃不完,剩下没动过的饭菜也容易保存。
儿童家庭如何开展分餐制呢?
动员工作
动员工作是必不可少的,从不排斥到主动实施,这需要一个过程。家里“掌勺人”或健康意识好的成员可以先进行有效动员,将分餐制的优点讲给家庭成员和孩子。
固定餐具
每个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碗、筷子、勺子、水杯,且外形或颜色上容易辨别。
可以根据每个成员的摄食量、能量消耗、疾病易感性等个性化因素来固定大小不同的碗。如超重或肥胖的孩子,碗可以尽量要小一点,虽然需要多次添饭,但便于促进摄入总量控制。
还可以让孩子自行挑选喜欢的、适合自己饭量的分餐盘,让孩子行动起来,可以大大提高接受度。
践行分餐、公筷公勺
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、碗里面,大家只是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。
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碗、筷子和勺子吃饭,在每个菜盘、盆、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,放上公筷公勺,每个人都用公勺公筷夹、盛食物。
儿童喂养
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。对无法自己进食的婴幼儿,家长或监护人一定要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,严禁用嘴尝孩子的食物、帮助孩子咀嚼食物、口对口喂食孩子以及与孩子公用餐具等做法。
不断跟进与践行
分餐制需要每位家庭成员的不断跟进和践行。在这个过程中,可以让家中的儿童作为“监督员”,参与食谱的制定和食物的制作,监督长辈的分餐行为,起到“小手拉大手”的效果。培养孩子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,鼓励孩子参与家庭管理,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传递爱,但别把咱口中的细菌传给孩子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把这种健康卫生的饮食习惯保持下去吧。
 
* 图文源自网络,侵删

分享到:

公司名称:上海今古合生命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0 施儿佳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443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