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均衡,从施儿佳开始!

首页>育儿讲堂 > 育儿心得 >
假如孩子用哭闹要挟你。。。。。
时间:2019-09-03 09:07:06 作者: 点击

1
 
跟朋友闲聊,她跟我说了前两天跟家里大宝吵架的事情。
 
那天她刚哄8个月大的二宝睡下,大宝就过来,跟她说:
 
“妈妈,我想去豆豆家玩儿。”
 
豆豆住在隔壁小区,是她家大宝在舞蹈班认识的好朋友。
 
俩孩子都是4岁多,平时没事儿就凑在一起玩。
 
要是二宝没睡,她倒是可以推着婴儿车,送大宝过去。
 
但现在二宝睡了,再一折腾肯定又会哭闹。
 
她就跟大宝说,现在妹妹刚睡着,等妹妹什么时候睡醒了再说吧,你先去玩儿会别的。
 
结果大宝马上开始哼哼唧唧要哭,她跟大宝讲道理,有事儿就说事儿,哭什么。
大宝就开始发脾气:“我就要去!就要去!”
 
还把身边的二宝的衣服扔到了地上去。
 
而且大宝这一哭,二宝也给惊醒了,俩孩子对着哭,声音一个比一个大。
 
她这个当妈的心里那个崩溃啊。
 
2
 
其实孩子哭闹和发脾气,倒也并不是故意跟父母作对,也不都是任性、不懂事。
 
他们只是还不成熟,缺乏应对困境所需的技能。
 
孩子们感受到了无助、愤怒而发脾气、哭闹,是在他们有限的认知里,跟父母沟通比较“有效”的一种手段。
 
任何手段一旦有效,就会越来越频繁的被使用。
 
用哭闹和发脾气做威胁,自然也在情理之中。
所以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,父母最重要的绝对不是满足孩子的欲望需求,让孩子停止发脾气,而是必须处理好孩子的情绪。
 
父母如何跟孩子对话,就显得非常重要。
 
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分享一些跟孩子沟通比较实用的“话术公式”。
 
对想跟孩子共情、理解孩子的情绪、以及争取孩子合作,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如何说的朋友,可能会有一些帮助。
 
3
 
孩子共情的话术公式:
 
妈妈/爸爸知道你现在觉得
+
感觉词汇(类似于难过、愤怒、生气……)
+
是因为(孩子情绪的导火索)
+
要是(孩子的愿望)就好了
 
这个共情公式,是教育学领域的专家简·尼尔森博士提出的。
 
一句话并不长,但是却能很有效的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。
像前面提到的朋友家的这件事,套用共情公式来说,就会变成:
 
妈妈知道你现在觉得委屈
+
是因为妈妈要照顾妹妹,都暂时没办法带你去豆豆家玩儿。
+
要是妈妈能马上带你飞到豆豆家,或者马上把豆豆变到咱们家来就好了……
 
听到父母这样说,孩子会有一种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的感受,心里会好受很多。
 
当然,运用这个话术的前提,是父母需要专注的倾听孩子,发自内心的想跟孩子沟通。
 
4
 
当孩子已经发脾气,并作出不当行为后的话术公式:
 
明确表达强烈的不同意的立场
+
表达你的期望
+
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
+
提供选择 + 采取行动 + 解决问题
 
还是以朋友家的这个例子来说,对大宝发脾气扔妹妹衣服的这个行为,就可以很明确的跟大宝说:
 
你把妹妹的衣服扔到了地上,刚叠好的都乱了,我很生气
+
我希望你不要用扔东西的方式,来跟妈妈说话
+
现在需要把这些衣服都捡起来,重新叠好
+
你要么把地上的衣服捡起来,要么以后不要让妈妈给叠衣服,你自己选择
 
话说到了这儿,很多孩子可能会选择把地上衣服捡起来。
 
但肯定也有不少孩子不吃这套,就是会装作听不见。
 
那么就到了“采取行动"这一步:
 
孩子没有把妹妹衣服捡起来,那么妈妈就要做到一段时间内,真的不再给大宝叠衣服。
 
最后当孩子发现这个后果给她带来了不便,父母就可以一起跟孩子想办法“解决问题”:
 
可以拉着大宝跟她说:“那么我们一起想个办法,既能让家里的衣服整齐有序,又不会让妈妈辛苦反复收拾。”
 
这些办法可以是承诺以后不再乱扔东西,也可以是自己学着叠衣服……
 
总之要通过语言和行动让孩子知道,她的感受是可以被接纳的,但行为要受到限制。
 
5
 
当我们想寻求孩子的合作,可以用到的公式:
 
观察:描述我所看到的和听到的
+
感受:诉说自己的真实感受
+
需求:说出自己现在的需要
+
请求:说出具体的要求
 
同样也是非常简单,但是事实证明能够很有效的减少孩子发脾气的可能。
 
比如孩子随手放东西,把房间弄的很乱,我们希望孩子收拾,这句话就会变成:
 
我看到房间里的东西被堆得到处都是
+
你知道妈妈喜欢家里干净整洁,这样的房间让妈妈感到不舒服
+
我累了一天,想要个舒服的环境
+
你能在9点之前,把屋子整理好吗?
 
这样的句式是不带攻击性的,要远比责骂孩子“懒”、“房间像猪窝”这些攻击性的词汇,更容易得到孩子的配合。
当然,也可能孩子还是不配合。
 
这时候还是返回到上一个孩子进行不当行为的公式。
 
进入到“提供选择”“采取行动”和“解决问题”的步骤。
 
告诉孩子:“9点之后,父母会帮忙收拾,但是也有权把收到的东西保管起来。”
 
直到孩子能够保证不再乱丢,自己主动收拾,才会把东西还给他。
 
6
 
做父母,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。
 
特别是当孩子通过生气、发脾气、哭闹等手段来要挟我们的时候。
 
这些话术公式,就是为了帮助父母们先控制住自己的脾气。
 
去尝试理解孩子的同时来解决问题,而不是跟孩子对吼。
 
也许最初使用的时候,会经常忘记或者觉得别扭,但是多多练习之后,效果就会出来了。
 
还是那句话,孩子的发脾气和哭闹,并不是真正的跟父母作对,他们只是在发出求救信号。
 
背后的那句话是:“我不知道该怎么做,救救我”
 
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孩子,加上合适的方法,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。

分享到:

公司名称:上海今古合生命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0 施儿佳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443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