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安全感?
安全感,是婴幼儿教育里常被提及的一个字眼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,安全感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基石,能帮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,这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。
0-6岁,是宝宝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阶段。
这个时候,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充足的陪伴,孩子就容易缺乏安全感,常常会感到不安、焦躁、哭闹,甚至会厌食、睡得浅。
列举几个孩子缺乏安全感比较明显的特征,爸爸妈妈们可以对照下。
特别喜欢吃手
孩子有吃手的习惯,一般是口欲期的重要表现。通常来说,这种表现是和宝宝刚断奶有关的。宝宝吃不到妈妈的母乳以后,就会悄悄的吃自己的手指头或者是脚趾头,以得到自我满足。
不过,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,假如宝宝超过了2岁,还在吃手,那应该就是宝宝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。他需要通过这种方式,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。
宝宝吃手的这个举动,好坏各有。如果孩子是2岁以下,经常吃手,会促进宝宝的精细化的发育,特别有利于宝宝的意识发展。
但是,2岁以后宝宝还在继续吃手,则会导致宝宝的牙龈变形,更容易引起病菌进入肠道,引发各种感染!典型的就是手足口病。
抱着东西入睡
孩子睡觉时喜欢抱着妈妈胳膊,抱着枕头、被子角、小玩偶等入睡,这个小动作也在暗示宝宝缺乏安全感了。
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,安全感未完全建立,睡觉时抱着东西睡,腿部有了着力点,能得到满满的安全感。
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,睡觉喜欢抱着某个东西入睡,很有可能是白天受到了委屈,或感到不安和恐慌,这种姿势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模式。家长要注意,是不是临睡前让孩子观看刺激影视了,或是白天训斥了孩子、家庭成员发生了争吵影响到了孩子等。
摔东西
很多家长都被自家的“恶魔宝宝”折磨到崩溃,宝宝稍有不顺心就会发脾气,最拿手的就是尖声咆哮和摔东西。面对孩子的失控行为,爸爸妈妈们请先不要急着责骂,孩子出现这种情况,也是属于安全感的缺失。
由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太会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,只能用摔东西的方法来给自己的愤怒、恐惧、不安等坏情绪,找到一个出口。
家长应该反思是不是家里有人爱发脾气,自己的管理教育方式是不是过于简单粗暴,没有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和表达情绪,只有爸爸妈妈努力找到原因,才能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疏导、有效控制情绪、表达情绪等。
如何培养安全感?
减少分离焦虑带来的伤害
当妈妈有事外出,千万不能偷偷溜走,而是要如实告知孩子外出原因,以及何时归来。不用说几小时,因为孩子听不懂,但可以以孩子的生活节律为标准,比如,告诉孩子“妈妈在你吃晚饭的时候/洗漱准备睡觉的时候/做游戏的时候回来。”而且一定要信守诺言,言出必行。这样可以减少分离对孩子产生的焦虑。
陪伴但不干预孩子的活动
宝宝1岁半以后,宝宝的独立性大大发展,特别希望摆脱大人的限制,自己钻钻爬爬、走走摸摸,好奇心和探索欲比较强烈。这时,父母为宝宝提供安全感,但不要过度保护。
也就是说,陪伴但不过分干预。他需要时,大人及时参与;不需要时,大人就在旁边干点自己的事儿。
纵容孩子的“破坏”行为
不要利用恐吓的手段,阻止孩子的“破坏”行为。比如孩子要去拿石头,就吓唬孩子说“不许碰,拿了肚子疼”。这些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恐惧,往往会跟随孩子一生。
孩子缺乏安全感,大多数原因都来源于父母本身,所以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一定要改善,少一些责怪多一些赞美,都会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。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,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爱。
爱孩子并不是一定要给他最好的衣服,最美味的食品,也不是护短。下班回到家,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;临睡前,为孩子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;周末,和他一起游戏……这些亲密接触,都会让孩子留有温暖的感觉,形成良好的人格,也会有助于他们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