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孩子其实就像养竹子,需要十足的耐心和信心。别让孩子长大之后某一天对你们说:“爸爸妈妈,我最大的悲哀,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,而是——你们从来没欣赏过我!”

抖音上有一位有700万粉丝的妈妈,她的一条「关于孩子平凡」的视频刷屏。视频的内容如下:
小叔家有两个孩子。
女孩8岁,画画特别好。
男孩5岁,数数能从1数到1000。
我儿子就在旁边看他俩表演。
看完以后,我老公就说:「来,走了儿子!去滑滑梯」
我当时就觉得,我老公真的特别牛,是一个特别伟大的父亲。
我老公在面对儿子的平庸的时候,表现出来的那种从容和不屑、那种无所谓。
看了这个视频后很受触动,因为这样的爸爸实在是太少见了。
他不仅敏锐地感知到了孩子可能的尴尬,并且以一种轻松的方式给孩子带来新的快乐。
很多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,总会忍不住想:我跟他差不多,甚至比他都强,我的孩子也不会比他差。
可是自己孩子不太「争气」的时候,也会生闷气。
其实,家长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,有时候希望孩子健健康康过完一生就好,有时候也盼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。
说到底,家长只是有些不甘心,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不能成为「别人家的孩子」呢?
1「别人家的孩子」,是父母的期望
看了一个综艺《老师请回答》,里面有一个妈妈,对女儿不太满意,上节目向教育专家咨询意见。
妈妈打算讲一个案例的时候,小女孩情绪有些激动。
旁边的老师觉察到了小女孩的情绪,就建议到:「那就甭说了吧。」

一旁作为观察者的教育专家嘉宾这时说:「如果把孩子自尊心伤了的话,你再让她捡起来,可能要费很大的劲的。」
这位妈妈似乎并没有听进教育专家的建议,仍然坚持要说。
原来,妈妈要讲的是小女孩表妹的故事,小女孩的表妹比她小九个月,比较擅长「珠心算」,一千以内的算法张口就来。
而身为姐姐的小女孩,连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都要算好一会儿。
妈妈跟嘉宾说,「我女儿太平凡了,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。」
而且小女孩说,「感觉妈妈被表妹抢了,妈妈因为我不如表妹,没有之前那么爱我了。」
「别人家的孩子」就是家长给孩子立的一面镜子,无论自己做得怎么好,镜子都会告诉你,还有其他人比你做的更好。
很多家长,自己也清楚孩子其实也不错,但总是忍不住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,觉得自己孩子还是不够好。
这样的比较,对孩子不仅没有鼓励的作用,反而伤害了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尊心。
三毛曾经在《一生的战役》中写道:「我一生最大的悲哀,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,而是请你欣赏我!」
这个你,指的就是三毛的父亲。
可见,像三毛这样成功的作家,如果得不到自己父亲的肯定,还是觉得自己非常悲哀。
2 接受孩子普通,比接受自己普通更难
想起之前看的一个综艺。
主持人问现场观众:「请问妈妈们的梦想是什么?」
其中,有一位母亲说:「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名牌大学。」
主持人说:「我建议有这样想法的妈妈们,自己亲自去考那些名牌大学,与其等着上小学的孩子读十年八年去考大学,不如您自己去参加高考。
反正您都学过一次,基础已经有了,何必等孩子呢?使劲复习两年,基本都能考上了。」
妈妈们又异口同声:「我这脑子,不是这块料啊!」
专家慢悠悠地怼了回去:「那您的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啊。」

这个综艺虽然有调侃痕迹,但是指出问题也很直接: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要逼孩子去做。
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上名牌大学,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身价百万,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得出色,就是了不起。
海明威说,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,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。
对待孩子也是一样。
上次考了70分,这次考了80分就是进步;
上次迟到了,这次没有迟到就值得表扬;
平时吃完饭就去玩耍,主动洗一次碗就要为他鼓掌。
3 有远见的父母,都不怕孩子「平凡」
平凡和优秀都是相对的,孩子的快乐成长,不仅需要父母用心的规划,更需要父母拥有一个好的心态。
田亮的女儿小森碟过生日,田亮发微博祝福。

田亮调侃道,「让女儿学跳水是来不及了,放肆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吧。」
田亮作为「跳水王子」并没有逼女儿去学跳水,而是鼓励女儿追求自己的梦想,因为他知道,给女儿自由,才是最好的尊重和爱。
养孩子其实就像养竹子,需要十足的耐心和信心。
竹子初阶段生长十分缓慢,花4年的时间,仅仅长了3厘米,从第五年开始,以每天30-40厘米的速度疯狂的生长,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。
所以,我们不要因为孩子暂时「平凡」就吝啬给他完整的爱,我们要让孩子心里确信,无论什么时候,他在爸妈心里都是最棒的,也是值得最好的爱的。
信者得爱,教育孩子也是如此,相信孩子,多欣赏孩子,孩子才能走得更远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