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铅中毒,可能会有家长嗤之以鼻:“切~都什么年代了,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中毒呢?!”唉,有这想法的家长别急着下结论,下面这些案例会告诉你“铅中毒”离我们有多近!甚至无处不在…
近几年,儿童铅中毒的消息层出不穷:
2014年,湖南一个镇子300多个孩子被查出血铅超标,与当地化工厂排出的过量重金属有关。
2014年,广东东莞一个4个月婴儿使用红丹爽身粉,引发重度铅中毒以致脑瘫。
2016年,深圳5名儿童被查出血铅严重超标,原因是服用了一家凉茶店自行配制的药粉。
2019年,广西的一名留守儿童,长期吃爆米花,引发铅中毒,医生说因为脑损伤,以后可能会痴呆。
从以上案例来看,可能会导致宝宝铅中毒的因素有:红丹爽身粉、高铅环境、含铅食物……可是,「铅」的“藏身之处”远远不止这些。
那「铅」都藏哪儿了?
导致宝宝铅超标有很多因素,比如:
● 物品:质量不达标塑料玩具、喷漆玩具以及油彩较重的玩具,颜色鲜艳的彩笔、蜡笔、气球、零食、做蛋挞的锡箔纸、装水的锡壶以及衣服上的金属配件等。
● 食物:土方法制作的皮蛋、薯片、老式爆米花机烘出爆米花等。
● 环境:车尾气、加油站、印染厂、蓄电池厂、金属冶炼厂、建筑材料制造厂、二手烟等环境。
● 日常用品:不合格的化妆品、美白产品、染发剂等。
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宝宝接触铅和吸收铅的机会,从而引起铅超标,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。等到铅在宝宝体内蓄积一定程度后,则会对孩子神经和行为造成不可逆的影响。
为什么相较成年人,孩子更易铅中毒
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,铅超标对其影响比成人严重得多,且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铅污染源。
孩子比成人更怕铅
孩子(特别是3岁以下)更容易发生铅中毒,几乎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铅的伤害。
铅一旦进入入体,需要4年时间才能完全代谢掉。孩子代谢和排泄功能不完善,铅滞留体内的时间是成人的5~8倍。
铅多积聚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空气中,孩子呼入污染的空气量远远超过成人。
孩子的呼吸频率较成人快,喜欢用手和口探索世界,比成人接触的污染物量更大。
孩子营养不良或缺钙、铁、锌等元素时,铅的吸收量相对增加。
如果孕妇血铅超标,铅通过胎盘传到胎儿体内,导致胎儿铅中毒。
铅中毒的症状
会出现智商下降、记忆力差、学习困难、淡漠、易激惹、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障碍。
还有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。如:头痛、肌肉酸痛、关节痛、皮肤感觉异常、腹痛、肾损害、高血压等。
除此之外,还会出现身高和体重增长缓慢、食欲不振、异食癖(喜欢闻汽油味、舔墙皮、吃土等)、免疫力低下、运动不协调等表现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:轻度的铅中毒,宝宝表现的症状不明显,且特别容易被人忽略。
所以,即便孩子有以上这些疑似铅超标的表现,也不一定就是铅中毒了,想要确诊还需要结合血铅检测结果综合判断!
如何检测宝宝是否铅中毒了?
夹手腕测铅超标、测量皮肤或者测量头发的方式都不建议采纳。因为这些方法有误差,参考的意义不大。
正确的做法是去医院采血检查,一般准确的血铅检测有两种方式:
❶ 静脉血检测(“抽血”);
❷ 末梢血检测(“扎手指”)。
其中,静脉采血得到的结果更为准确,而且连续两次静脉采血得出的血铅水平,才具有判断意义。
拿到结果后,医生会根据血铅浓度和宝宝平常的异常症状综合判断。如果铅元素确实有点偏高,需要遵医嘱服药。
>>>>那么,血铅浓度的标准是多少呢?
正常来说,人体的血铅水平应该是0,如果蓄积超过100 μg/L就属于铅超标。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是这样的:
■ 低于99μg/L,为正常水平;
■ 超过100μg/L,属于高铅血症;
■ 超过200μg/L,属于轻度铅中毒;
■ 超过250μg/L,属于中度铅中毒;
■ 超过450μg/L,属于重度铅中毒;
■ 超过700μg/L,属于极重度铅中毒。
铅中毒预防指南
铅中毒的预防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行为方面;二是营养干预。
1.行为方面
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,特别是饭前洗手十分重要。
• 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,勤剪指甲。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。
• 经常清洗孩子的玩具和用品。
• 经常用干净的湿抹布清洁孩子能触及部位的灰尘。儿童食品及餐具应加罩防尘。
• 不要带孩子到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、玩耍。
• 直接从事铅作业的家庭成员下班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和洗澡。不应将工作服和孩子的衣服一起洗涤。
• 选购儿童餐具应避免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;应避免孩子食用皮蛋和老式爆米花机所爆食品等含铅较高的食品。
• 不能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为孩子调制奶粉或烹饪。
2.营养干预
营养不良的孩子对铅的吸收率更高,而健康、均衡的饮食习惯对减少铅的吸收很有帮助。
• 定时进餐,食物多样,保证营养全面均衡;
• 多吃高钙食物,如牛奶、豆制品等;
• 多吃铁、锌丰富的肉类、动物肝脏等;
•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。
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大大降低孩子铅中毒的概率,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。
免责声明
本文内容旨在普及科普常识,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,如果身体有不适或疾病,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!
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具有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分享到: